秋色初染,丹青意浓。9月30日至10月1日,徐州市青年美术家协会“2025豫冀晋陕文化艺术考察与写生之旅”在三座古都——河南安阳、鹤壁,河北邯郸等地展开了一场穿越千年的艺术寻根之旅。团队携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对艺术创新的追求,踏上了中原文化的厚土。
此次考察团队成员包括:徐州市人大常委会驻会委员、二级巡视员李健,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、徐州市书法家协会顾问张东明,著名山水画家杜正民,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、徐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、徐州青美协首届副主席李雨蔚,徐州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岳凯,徐州青美协首届副主席、铜山区美协副主席陈丹晖,协会监事杭宣羽、理事刘欢、有鱼书院院长段利民,江苏德邦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潘明、助理纪珊珊等。
展开剩余93%1、汤阴首站·忠魂永驻
2025.9.30
夕阳余晖中,考察团首站抵达安阳市汤阴岳飞庙。这座始建于明景泰元年的古建筑群,在秋日阳光下更显庄严肃穆。青砖黛瓦间,朱红殿门徐徐开启,仿佛打开了通往南宋的历史通道。
团队成员细致观察着这座全国建造最早、规模最大的岳飞庙宇:斑驳的碑刻记录着历代文人墨客对忠魂的敬仰,苍劲的古柏见证了五百多年的风雨沧桑。艺术家们或驻足凝视建筑形制,捕捉飞檐斗拱间的营造之美;或俯身研读碑刻纹路,探寻文字背后的历史记忆。
这座庙宇不仅是建筑艺术的典范,更是民族精神的象征。作为岳飞32氏裔孙的协会岳凯主席感叹道,岳飞的精忠报国精神,与我们艺术家的文化使命一脉相承。
2、夜访古城·运河遗韵
2025.9.30晚
继汤阴岳飞庙的首站启航后,考察团一行不顾旅途劳顿,于9月30日晚在鹤壁市博物馆张程龙副馆长的带领下,夜访了河南省唯一县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——浚县古城。
夜幕下的古城,灯光璀璨,恍如穿越千年。团队成员们漫步在始建于明洪武三年(1370年)的古城中,感受着“两架青山一溪水,十里城池半入山”的独特格局。城墙、县衙等文物古迹在夜色中静静诉说着往昔的繁华。
张馆长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浚县古城与大运河千年相依的共生关系:“浚县古城紧滨卫河,城周开挖护城河,引卫河水入护城河绕城一周回归卫河。” 这条卫河,汉称白沟,隋称永济渠,宋曰御河,明称卫漕,至今仍是一条“活着的遗产运河”。
行至云溪桥,这座始建于明正德三年(1508年)的五孔石桥,在灯光映照下更显古朴凝重。
“云溪燕语卫水舟,橹桨声声入梦来”——团队成员们凭栏远眺,仿佛看到了昔日卫河上舳舻云集、不下数千艘的繁盛景象。浚县文旅部门曾如此描述:“这座桥是古代浚县卫河上唯一的桥梁,见证了运河的兴衰变迁。”
李健主任驻足良久,感叹道:“运河与古城的共生关系,为艺术家提供了艺术创作的丰富素材。这种历史空间的完整性,值得大家用画笔去细细表现。”
3、殷墟探秘·甲骨寻源
2025.10.1上午
国庆清晨,考察团走进安阳殷墟博物馆新馆,开启商文明深度研学。这座建筑面积5.1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博物馆,让团队成员震撼不已。
在"伟大的商文明"等专题展厅,艺术家们聚焦于甲骨卜辞的文字肌理,惊叹于古人"刻骨铭心"的智慧;在青铜器展区,团队成员细致记录着各种纹饰的审美特征,从饕餮纹的威严到云雷纹的韵律,每一处细节都成为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。
李雨蔚教授在现场与青年艺术家们交流时指出:“殷墟文化不仅是考古学的富矿,更是视觉艺术的宝藏。如何将青铜纹饰的凝重、甲骨文字的灵动转化为当代艺术语言,值得我们深入思考。”
张东明老师则在甲骨文前久久驻足,与青年艺术家分享书法艺术的源流演变:“这些三千年前的刻划,蕴含着中国书画最本质的审美基因。”
4、高陵怀古·魏武遗风
2025.10.1下午
午后时分,团队前往安阳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。青砖步道串联起的现代展馆与下沉式遗址坑,营造出历史与当代的时空对话。
在“考古遗证”展厅,出土的画像石、石牌、兵器等文物静静诉说着三国风云,在遗址展示区,原始的墓室结构让人遥想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。艺术家们放慢脚步,俯身凝视文物肌理,感受着这份历史厚重。
岳凯主席在现场表示:“曹操高陵的发现改写了历史,而我们要做的是用艺术的语言重新诠释历史。这种历史感与艺术感的转化,正是本次考察的重要课题。”
5、北朝风采·民族融合
2025.10.1下午
当日最后一站,团队跨省来到国内唯一的北朝主题考古博物馆——河北邯郸磁县北朝考古博物馆。这座建筑面积1.2万平方米的宏伟建筑,以其古朴雄浑的设计语言,瞬间将人们带入那个激越动荡、文化交融的北朝岁月。
在“走向隋唐”的主题展览中,团队成员系统观摩了三大展厅的千余件珍贵文物。北朝历史考古展厅的墓志铭、陶俑,生动再现了那个短暂而辉煌的时代;葬俗礼仪展厅的仪仗俑、壁画,展现了多元文化交融的独特面貌;社会生活与民族融合展厅的日用器物,则让人窥见1500年前胡汉杂居的生活图景。
陈丹晖主席特别关注北朝雕塑的艺术特征:“这些造像上承魏晋风度,下启隋唐气象,那种刚健中见婀娜的造型特点,对我们今天的造型艺术仍有启发。”
刘欢老师则从美术教育角度指出:“北朝艺术的包容性与创造性,正是我们当代艺术教育需要借鉴的重要品质。”
艺术薪火·传承创新
此次豫冀艺术考察,是徐州青年美术家协会连续多年组织的大型跨省艺术考察活动。相比往年,今年的考察更加注重历史深度与文化广度的结合,既有对商周文明的溯源,也有对北朝文化的探索,形成了完整的历史艺术链条。
岳凯主席在总结时表示:“两天的密集考察,让我们对中原文化的厚重底蕴有了更深刻的理解。从岳飞的忠义精神到曹操的雄才大略,从殷商的青铜文明到北朝的多元融合,这些都将成为我们艺术创作的精神资源和灵感源泉,同时希望更多青年艺术家了解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。”
据了解,在结束豫冀段的考察后,团队还将继续西行,深入山西、陕西,届时将举办多场交流和展示活动粤友配资,完成此次四省艺术考察的完整行程。
发布于:江苏省鑫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